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可穿戴超声成像技术获重大突破 有望创造全新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 2024-06-01 来源:新闻资讯

  可穿戴设备已能用于人体的多种生命指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和心电等,现在,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可穿戴设备“看清”人体的器官变化。

  近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研发的一种生物凝胶超声贴片研究成果,可对人体包括心脏、肺部等器官进行长时间的连续高清成像,并有望创造出新的超声应用场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主任徐辉雄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微型化、远程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是超声未来的发展趋势。新的生物凝胶超声贴片借助了材料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超声应用的可能性,有望在急救、战场、重症、运动等场景下进行人体血流的监测,也可以对心血管风险事件作出提前预警,代表了可穿戴设备和医学成像方面基础研究的突破。”

  超声成像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种技术在无创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医生实时“看清”人体内部器官的变化。目前,超声成像只能在医院使用专业的设备来实现。长期以来,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实用的超声设备,使得这种技术未来能更普及,例如人们在药房即可购买这种超声贴片,就像购买创可贴那么方便。

  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更方便、持续地收集人体生命体征的数据,并能够与手机等电子设备连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可供临床医生参考的洞察。

  MIT研究人员开发的这种超声智能贴片大小和邮票类似,可以贴在人体包括颈部、胸部、腹部和手臂等各个部位的皮肤上,提供长达48小时的器官连续超声成像。这项新型的设备打破了此前可穿戴超声贴片在人们运动时,因移动产生的图像扭曲而导致成像分辨率较低的技术壁垒,可以进行实时的高分辨率成像,在慢跑、骑车等状态下,也能清晰地捕捉人体器官的变化。

  在针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中,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观察到人们坐着和站立时主要的血管直径的变化,以及包括心脏等器官在运动过程中形状的改变,在喝水时胃的扩张,在运动时肌肉的细微损伤等。

  徐辉雄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超声照射会产生能量,出于安全考虑,临床上一般不主张对同一部位长时间的成像。但随着超声设备趋于微型化,释放的能量也会下降,能够适用于特殊场景下长时间的持续监测,例如重症、急救和运动监测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世益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运动医学对超声的应用有非常多的需求,尤其是对无线连接遥控状态的监测,例如用来监控运动损伤的发生。我们认为这种智能设备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此外,肿瘤专家也期待这种设备可以监测肿瘤在人体的进展;妇产科医生则希望未来能够看清子宫内病变的情况等。

  超声作为医疗最常规的影像之一,目前从各大三甲医院到各个县、社区,甚至村卫生机构都已部署了超声设备。不过专家强调,对于基层医疗而言,最大的挑战仍然是缺乏有能力的医生。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301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主任罗渝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医疗设施技术逐步改进的同时,其实最缺少的还是具有一定能力的超声医生。超声检查是依赖于操作者的,不同的超声医生针对同一个患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如果能够将可穿戴医疗设施普及到基层,将超声图像等数据通过一个联网的平台上传给具有能力的超声医生,通过远程进行诊断,那么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的压力。

  尽管目前来看,短期内这种可穿戴智能超声贴片还无法取代医院的超声设备,但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大型医疗设施厂商早已开始布局这种微型化的超声技术。

  以飞利浦为例,早在2018年,飞利浦就在中国申请了一项“可穿戴超声贴片”的发明专利,从使用方法来看,与MIT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相似。“最新研究成果的突破主要受益于这种超声凝胶材料方面的进展。”徐辉雄表示。

  SGS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岳庆松(上)SGS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岳庆松(下) 金仕达:走向新征程的科技老将 小村资本 梅晨斐:建设与城市共发展的孵化器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负责人 董若愚:募”后天使 持续做有社会价值的母基金

  姜建清马蔚华陈志武管清友李迅雷黑石董事长苏世民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甘剑平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汇丰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黄碧娟恒生银行中国行长宋跃升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

  报复性投资?甘剑平、朱啸虎、宓群畅谈疫情下的投资机会 陆家嘴股权投资峰会实录

  2019陆家嘴年会顺利举行,开放创新驱动金融高水平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浩瀚体育怎么下载app,到手机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8024269号-2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管理登陆    sitemap.xml